孩子出生后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往往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身体不适而患病。药物疗法是防治疾病的综合措施中一个重要的步骤,但苦口良药,宝宝可不是那么“老实”,年轻的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常常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到底该怎样给宝宝喂药呢?
首先喂药的时间有规律。吃奶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宝宝的胃已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还可避免服药后呕吐。但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广州馨敏母婴培训的老师建议喂药时间应该是在在宝宝进食一小时后服用。
宝妈们准备工作要做好。喂药时,先给宝宝戴好围嘴,准备好卫生纸或毛巾,然后仔细查看好药名和剂量,药液要先摇匀,粉剂、片剂要用温开水化开、调匀。
喂药前一定要核对药物名称、药物剂量、使用说明、有无禁忌、是否在保质期内,准确无误后方可喂孩子;如果是液态制剂吃前一定要摇匀后再吃;药片研碎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备用,准备好的药物应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宝宝打翻,吃完药后注意如何保存,防止由于保存不当引起药物变质。
喂药时不要采取撬嘴等强行灌药行为,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尤其是一些油类的药物更要慎重,防止引起吸入性肺炎。
不要在孩子张口说话或者大哭时突然喂药,这样很容易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药物误入气管。
那应该如何喂药呢?正确的喂药姿势应该是妈妈抱起宝宝,取半卧位,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将管口放在宝宝口中,每次以小剂量慢慢滴入。等宝宝咽下后,再继续喂药。若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若宝宝又哭又闹不愿吃药,可将宝宝的头固定,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提住双颊,使宝张开嘴巴,用小匙紧贴嘴角,压住舌面,让药液从舌边慢流入,待宝宝吞咽后再把小匙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