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是产妇养身体的重要时期,要靠好好吃饭和充分休息把气血补上来,乳汁才能很好地生化,母婴双方才都健康。但是怎么样才算是吃得好,产后由于母亲身体较虚弱,家人往往会准备大量进补的东西,这时候就要注意产后妈妈是不是“虚不受补”。
说到吃,一般人都觉得应该吃得越好、越有营养才行,于是全家人众星捧月似的,变着法子为产妇的月子大餐出谋划策,各种滋补药食过量进补。而实际上,刚生完孩子不能一上来就大吃大喝,广州馨敏母婴听说过有些产后妈妈进补后出现嗓子痛、口腔溃疡,流鼻血等上火现象,这实际就是“虚不受补”了。
养生调理当中常说到“虚不受补”,即体虚,不能承受补药的威力。在“虚不受补”的人群中因为脾胃虚导致消化吸收不好,进补后会出现腹痛、腹胀、上火拉肚子的情况最为常见。
“虚不受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脾胃不好。脾胃功能虚弱,或脾胃不通,无法消化和吸收这些补益的精华,淤积在身体里,就出现上火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先要脾胃壮、脾胃通。否则容易导致“虚不受补”。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谷气竭,命乃绝;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因此,良医治病,应重视保养胃气!很多人误以为极度体虚时应该大补气血,服用一些大补的汤药,这样用力过猛的方式不仅无法滋补身体,反而会消耗身体的能量,适得其反。
广州馨敏母婴培训机构的老师说道,产后初期恶露未净,体内的淤血尚未完全排尽。这时只需正常吃饭,按照当地风俗吃一些月子里适合的饭菜即可。
要改善“虚不受补”的情形,广州馨敏母婴培训建议可先从脾胃着手,比如用一些调理脾胃的中药。这些中药材可采用陈皮、茯苓、党参、白术、枸杞等,刚开始食用时,用量不宜过多,可用上述药材各3钱,与比较容易消化的鱼类食品一起炖煮,常常食用就可改善脾胃功能。如果肠胃的适应状况还可以,没有什么副作用产生,那么可以慢慢再加入黄芪、熟地、当归、红枣等滋补药材,脾胃功能自然就能日渐健旺,消化力和吸收力自然增强,“虚不受补”的问题就可获得改善。